在深圳做网站建设这行十几年,我们沙漠风见过太多“费力不讨好”的案例。客户满心期待砸钱做网站,结果上线后要么没人看,要么看了也留不住,投入和转化完全不成正比。问题到底出在哪?说到底,就是设计者太沉浸在自己的审美和想法里,忘了问最关键的三个问题:用户真的需要这个吗?他们能看懂吗?会愿意用吗?
前几年,深圳有家做LED的企业找我们重做官网。老板一开始特别得意地给我们看旧站,首页一打开就是大篇幅的董事长致辞,产品页面里全是外人看不懂的技术参数和公司内部用的型号代码。用户想找个基础的产品规格,得在网站里翻来翻去,跟“寻宝”似的。结果呢?网站的跳出率快到70%,真正来咨询的客户没几个。老板自己倒觉得这网站“专业”“有档次”,可他没想想,他的目标客户是采购经理和工程师啊——这些人打开网站,本来是想快速找产品、查参数,结果一眼望去全是没用的信息,只能关掉页面换别家。你说这钱花得冤不冤?
我们沙漠风接手后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“换个角度想问题”。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直接跑到客户的工厂里,跟着采购看他们怎么选产品,跟工程师聊他们平时最关心哪些技术问题。聊下来我们发现,这些客户最在意的其实很简单:这灯能用到什么场景里?关键参数能不能满足需求?有没有相关的认证证书?下单后多久能交货?大概在什么价格区间?
弄明白这些后,新网站的架构就完全不一样了。首页不再搞虚的,直接把LED的核心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放在最显眼的地方;产品页面用清晰的表格把关键参数列出来,方便对比,还把各种认证图标放大标亮;询价的入口也做得很明显,用户不管在哪个页面,想咨询随时都能找到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新网站上线后,跳出率直接降到15%以下,咨询量比之前翻了两倍还多。后来客户老板跟我们聊天,拍着大腿说:“以前真是自己关起门来做事,光顾着自己觉得好,根本没考虑用户怎么想!”
除了“自我陶醉”,还有个常见的坑是“盲目追潮流”。之前有个做海外工具的小企业找我们做网站,客户一门心思要搞炫酷的3D旋转效果,还有鼠标一动就跟着出粒子的特效,说这样才够“国际范儿”。沙漠风团队跟他反复沟通:你的目标用户是欧美那边的专业采购商,这些人上网站,图的是高效——快速找到产品、查清认证、赶紧发询价。那些花哨的特效,不仅会让网站加载变慢,还会干扰他们操作,完全是画蛇添足。
后来总算说服客户,采用了简洁、高效的网站架构,把产品搜索和产品文档下载这两个核心功能突出显示。网站上线后,海外用户的反馈特别好,有客户甚至在邮件里专门夸:“This site is so clear and easy to use!”你看,用户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率,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“花架子”。
其实,B端的后台管理系统,更是“自嗨设计”的重灾区。之前沙漠风接过一个内部管理系统的优化项目,那个系统里的功能堆得满满当当,界面上全是按钮,想办个事,比如申请采购、报销,得点好几个页面,走一串流程,员工每天用这个系统都头疼得不行,怨声载道。
我们沙漠风介入后,第一步就是先梳理出员工平时用得最多的操作,把“采购申请”“报销”这些高频流程,全部简化到三步以内就能完成,界面也砍得干干净净,只留最常用的功能。后来一线员工用了新系统,都松了口气说:“总算不用每天跟系统‘较劲’了!”效率提没提上去,大家都能实实在在感觉到——这才是设计该有的价值,不是搞一堆花里胡哨的东西,而是解决实际问题。
说到底,网站从来都不是设计师或者老板的“炫技舞台”,它就是个工具——帮目标用户解决问题、给用户传递价值的工具。在我们沙漠风看来,判断深圳网站设计成功与否,就看一条标准:用户用着顺手吗?能不能快速达成他们的目标?会不会给他们留下好印象?
所以,做深圳网站设计别再“自我感动”了。扎扎实实站在用户的角度,把每个细节都打磨好,这样花出去的钱才不冤枉,网站才能真正帮业务提上去,而不是变成一个摆在那里没人用的“昂贵摆设”。